一場沒有邊界,卻有跡可循的CEO論壇世華總會的創新思維串連世華過往的每一屆累積,構築共享的平台,透過內部姐妹與外部各領域專家的參與,為世華成就共好。今天的CEO論壇,以宏觀的時間角度來看,兩場領域專家的講者,恰巧的從人生的經驗中,串起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同時也為每一位參與者提供企業經營的方向。友達董事長,彭双浪,面對過去,從2012年面對千億虧損的谷底,盤點如何達成逐步獲利的成功基石;開門見山即問在場所有人,「面對千億虧損,如果是你,該怎麼辦」,彭董事長歸納二個層面,四個面向,依序為大家說分明:二個面向,四個層面分別是,硬實力中的精神層面及組織層面軟功夫中的文化層面及策略層面。精神層面及組織層面,面對龐大虧損,所有的員工亦無法有信心可以走出低谷,彭董事長親身走入員工現場,傾聽,發現員工面對的問題,帶領組織解決問題,從功能型轉型為事業型組織結構;親自寫「Paul’s Message」持續11年3個月,傳遞組織高層的想法,凝聚組織共識,由上到下對標「面對挑戰,抬頭挺胸」,親自帶領員工往前走,過程中累積問題找解方,一年磨十劍,為組織打下深厚硬實力。
文化層面及策略層面「不能只從數字面改革」彭董事長歸納經驗,組織變革不能只有cost down ,讓員工「Back to Basic」落實基本功,建立長期人才培養策略,建構共學的組織文化,聚焦本業,簡化,創造加值,才是組織賦能的軟功夫;善用公司面臨的轉折點,每次轉折都是一次轉型機會,因為有人才,因為有文化,方能從文化面的轉型,到產業轉型,再到數位轉型,有了硬實力及軟功夫,面對真實市場,將自己的優勢轉換為產業,跳脫景氣循環,從規模競爭中,創造產業價值。「容錯」是創新的第一步,面對千億虧損,所淬煉的領導心得「決心、器度、膽識、風範」,創新不是口號,創新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,只有自省,思維轉變,為組織創造容錯的文化,才有創新的發生。彭董事長的演講,呼應世華總會的價值主張,面對過去,傳承世華的精神,立足現在,運用人才,為世華的永續經營創造新世代的動能,展望未來,以世華為平台傳遞世華精神,到世界每個人的心中。
面對未來,華冠獎得主俞寧寧,以生成式AI為題,綜觀世界各國,各領域產業的AI運用,為在場的參與者,描繪未來的可能方向,以及面對AI的未來挑戰應保有的心態。生成式AI在面對個人隱私權上,仍有法規的規範需要遵循,做為員工,「你的工作不會被人工智能取代,但你會被會使用人工智能的人取代」,因此找到屬於你的專屬特點,運用AI傳遞專屬於你的價值,比如名人與AI合作,建構虛擬的自己,在同一時間,可以在不同的地方,持續發揮自己的影響力;身為企業,運用AI搜集客戶數據,運用AI分析過往資訊,累積經驗建構領域知識,找到市場痛點,創造可以變現的商業模式;盤點人類的歷史軌跡,皆是以古鑒今,從過往的經驗,找到未來發展的路徑,因此人類可善用AI的快速運算優點,從過往的大數據中,與AI交互提問,與AI共舞,找到未來人機協作的理想模式,就像人類總是累積經驗,舉一反三,找到成功的方程式。最後,俞寧寧提醒,面對生成式AI,我們都應該認真以對,人類文明皆來自於遠古未知的故事,當生成式AI變身成講故事的超級電腦,人類的歷史進程有可能因此被改變,往前走,回頭看,帶著過往累積的經驗,瞭解生成式AI的優點,找到面對未來的方面。俞寧寧的演講,呼應莊住維總會長的三項主軸,運用平台傳承內部經驗,連結外部資源,與每位參與者共享,藉由演講者的經驗分享,參與者的提問,共同創造新的體驗及想像,一起發現各自的未來路徑,再回到世華平台中,為世華創造新的成長動能,與世華一同成長,共好。
今天的論壇現場參與的總會長莊住維、榮譽總會長施郭鳳珠、名譽總會長陳上春、劉琍綺、陳阡蕙,監事長陳双喜都認真的做筆記,副總會長陳玲華、洪世英、俞秀霞、白越珠、洪呂麗月紛紛回國熱情參與,在線上聆聽的創會總會長柯杜瑞琴也全程關注,與會的國際事務顧問、國際諮詢委員、名譽常務理監事、國際常務理監事、國際理監事群們、各分會會長所帶領的會姐妹們,線上線下集合了400多位的觀眾,全球零時差的沈浸式學習,體驗了一場最精湛的論壇。謝謝主辦單位總會的執行團隊、承辦單位華冠獎得主聯誼會主委林梅燕的規劃,現場也看到很多華冠獎得主聯誼會的成員也熱切參與。最後,更感謝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的致詞,為我們今天的論壇開啟最美麗的祝福。
【2024華冠CEO論壇—今周刊董事長謝金河、饗賓集團總經理陳毅航】
【華冠CEO論壇 Let's See the bigger picture】